在东汉开国的辉煌征程中,名将吴汉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他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从新朝末年的亭长到更始元年的安乐令,再到刘秀建立东汉后的大司马,他的一生都是与历史紧密相连。
早年的事迹显示出吴汉的智勇双全。他曾是一介布衣,在县中当亭长时,因门下的宾客犯法被迫逃往渔阳郡,以贩马为业。在那里,他结交了一批豪杰,并因其才华横溢,被招募为安乐县令。
更始二年,王郎伪称汉成帝之子起事,而刘秀正是在河北一带经营军权。吴汉闻讯,决心归附刘秀,并成功说动渔阳太守彭宠助力。这次行动不仅展示了他的政治手腕,也凸显了他对刘秀忠诚的态度。
随后,吴汉历经多次战役,如斩杀苗曾、谢躬、尤来农民军,以及平定铜马、青犊等流民军。他还参与攻克邯郸,并协助刘秀扫灭割据势力,如刘永、董宪等。此外,他还率领突骑冲锋陷阵,对抗农民军,为东汉的统一立下汗马功劳。
在建武二年,吴汉以大将军之职征发幽州十郡骑兵,一举制服苗曾,其威名远播。在建武四年,他又率领诸将讨伐五校农民军,最终实现了全面胜利。
然而,在攻伐陇右时,与隗嚣作战失利,这段经历则是他的人生旅途中少有的挫折。但即便如此,他依然继续战斗,不断地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忠诚。在平定蜀地时,他再次展现出了自己的英勇和领导能力,最终帮助完成了公孙述的消除工作。
尽管有过失败,但吳漢終其一生都保持著對劉秀絕對忠誠,並且在各個戰場上都給予他最大的支持。因此,当有人提议让孙咸担任大司马而引起争议时,是吳漢與景丹一起被推举为候选人的,这也反映出他在士兵中的威望和影响力。而後來當劉秀即位為帝時,由於谶语指示應該由孙咸擔任大司馬,因此最後將此職位授予吳漢,並封舞陽侯,更授命他統帥全軍,這一切都顯示出吳漢的地位以及對國家安全所扮演角色的是非曲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