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历史名人简介:唐代诗人刘叉,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元和年间。少任侠,因酒杀人,亡命而逃,后来会赦出,更折节读书,能为歌诗。闻韩愈接天下士,他慕名前往,赋《冰柱》、《雪车》二诗,名声在卢仝、孟郊二人之上。
后因不满韩愈为人写墓志铭,将其所得的酬金取走而去,并留下讽刺的话语:“此谀墓中人得耳,不若与刘君为寿。”遂行归齐鲁,不知所终。他的诗风峻怪,如刀剑相击,有悲慨不平之声,其才气纵横如李白的《蜀道难》,令人击节称赏。
代表作有《偶书》、《代牛言》、《冰柱》、《雪车》等,其中以《冰柱》、《雪车》和《偶书》三首最善。这三首诗展现了刘叉独特的艺术风格,用险韵(如“麻韵”)和奇思联绵的情景描绘,让人感受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洞察力。
刘叉的人物形象是豪放孤傲,与江湖好汉相似,但他并非以武力见长,而是以才华著称。他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批判眼光,如在《雪车》的末尾提到的饿民冻死的情景,以及官府忙于准备春日宴席而忽视民生的况状,这些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严重的一面。
尽管如此,由于生卒年份未详,我们对于刘叉事迹了解有限,但通过他的作品,我们可以窥见一个多才多艺、敢于直言的人物形象。在文学史上,他虽然不是那么显赫,但作为唐代边缘人物中的杰出代表,他留给我们的是一系列震撼心灵、富含哲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