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1637—1708年),字敦复,又字梦敦,号乐圃,又号倦圃翁,安徽桐城人,其先祖世居江西。清朝大臣,张廷玉之父。康熙六年进士,选庶吉士,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先后充任纂修《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
人物生平
1637年(明崇祯十年农历十二月十六日)张英出生。
1646年(顺治三年)母吴氏去世。
1654年(顺治十一年)应童子试,时年18岁学使者山左蓝公润深加赏识,拔置府庠第四,补博士员。
1663年(康熙二年)27岁的张英考中举人,列第十二名。
1667年(康熙六年丁未岁)中二甲第四名赐进士出身。
1670年代末至1680年代初期曾担任皇太子胤礽的师傅,并在南书房供职。在此期间,他还参与了多项著作的编纂工作,如《孝经衍义》,并撰写了一篇关于太极图论的文章。
1692年的暮春三月,由于其在教习庶吉士方面表现不佳而被降职,但不久又恢复了礼部尚书的职务,并继续负责翰林院和詹事府的事务。
1701年的暮春四月,因身体原因再次请求退休,被允准以原官致仕。他在家中病逝于1708年的九月十七日,大约享壽七十二岁。
家族成员
曾祖父:张淳
祖父:张士维
父亲:张秉彝
母亲:吴氏麻溪吴应耀之女
妻子:姚氏同里文儒姚孙森,以诗著称有《含章阁诗》
儿子: 张廷瓒、張廷玉、張廷璐、張廷王綦、張廷瑗、張廷瓘
女儿:
长女名字不详,
次女名字不详,
三女张令仪
轶事典故:
六尺巷事件是指清代康熙时期,因为宅基问题与邻居发生争执,最终双方都让步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小巷。
节俭济贫事件是指当他60岁大寿时,他夫人计划为他办一次堂会,而他则用这笔钱做成丝绵衣裤施舍给穷人。
著作包括《笃素堂诗集》、《笃素堂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