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学家眼中的扇子从古代风物的守护者到夏日凉爽的伙伴

在中国历史学家的视角下,扇子的最初功能远非我们现代人所知的仅仅是纳凉。从古至今,扇子不仅承载着夏日消暑的功能,更是文化传承、身份象征和艺术表现的一种独特形式。

在舜时期,扇子以“五明扇”的形式出现,这是一种障扇,其形状如门扇,由野鸡羽毛制成,以五色为彩。它不仅代表了广开求贤之意,还象征着皇权的威严与尊贵。在周代,障扇成为一种身份标志,与天子、诸侯、大夫、士等级别相对应。而到了汉代,它成为帝后专属,再无他人可用。

唐玄宗时代,上朝时使用六柄障扇来遮住天子的身影,让臣子们等候圣驾入座;退朝后,又需先合上这些大型障扇,然后再撤去,大臣才能离开。这一仪式感十足的使用方式,使得障扚成了一种重要的礼仪工具。

除了障扚之外,在古代还有一类叫做纨绔或团扇,它们边框和柄多由竹制,而面部则用白绷紧。此类纨绔曾经盛行于西汉至宋代千余年间,被视为宫廷中妃嫔班婕妤最好的代言品。纵观历史,无论是诗歌中的提及,如杜牧《秋夕》中的轻罗小伞,或是纳兰性德《木兰词》中的画伞,都充分体现了文人的情趣与才华。

折叠式的折伞,也称桧伞或蝙蝠伞,则源自日本高丽传入北宋,并在永乐皇帝的大力推崇下广泛流行,不久即成为文人交友之间互赠题诗题画的一种常态,成为了文化交流与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平台。

然而随着空调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原本作为必需品的地位被取而代之。但对于那些懂得其深层含义的人来说,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这把悠久历史上的风景——一个简单却复杂的情感表达器——它始终是在人类心灵深处留下的痕迹。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