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里,扇子的最初用途与众不同,它不仅仅是为了驱散夏日炎热的工具,而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艺术表达的载体。从古代仪仗中的障扇到后世文人墨客手中,扇子经历了由仪式感到情感表达、由身份象征到个人装饰的转变。
记得小时候,我对空调依赖深入骨髓,但我也曾亲眼见证过奶奶摇着蒲扇为我送来凉意。那时,扇子确实是每家每户消暑必需品。不过,在那些没有空调年代,一把优秀的扇子远非只为了身体舒适,它更是人类心灵需求、多巴胺分泌和价值实现的一种媒介。
最早的五明扇,是舜时期创造的一种障扇,它们形状如门,用以表示广开求贤之门。随后的周代规定了障扇等级制度,而汉代则将其赋予帝后专属地位。唐玄宗时代,上朝使用六柄障扇,即如同舞台帷幕般拉开,让臣子们拜见圣容。
除了这些大型障扇外,普通人用的纳凉正经纨扇和折扇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西汉至宋代之间,纨扇盛行,其边框和柄多为竹制,以白绷紧做成。而折叠性质使得它方便携带,更受到了明永乐皇帝喜爱,使其迅速普及全国。
无论是纨或折,每一把都逃不过文艺青年们的心尖所向,他们将诗词题画于上,不仅增添了一份美学,也成为他们身份象征。一时间,无论是在宫廷还是社会名流聚会中,都难以避免拿起一把精致美丽的纱巾或韧纸制成的小巧折叠风筝——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谓“风筝”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