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尧西徙太原历史的巨轮在中国年表上缓缓滚动

唐尧西徙太原:追寻古代部族的迁徙之谜

大约在距今四千五百多年的古代,唐尧的部族活动于今河北省唐县至望都一带的滹沱河流域,对此,《后汉书·郡国志》唐县条引注:“《帝王世纪》曰,尧封唐,尧山在北,唐水西入河,南有望都。”《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舆地广记》及《太平寰宇记》等著名的古代地理志书,都持此说。徐旭生先生在其《中国古代史的传说时代》中也说:“陶唐氏旧城应该是今河北唐县、望都一代。”周长富先生则通过龙山文化的特点,在其《浅谈 唐 尧氏》中指出:“从年代和分布范围来讲,河北龙山文化相当于 唐 尧氏古族。”那么, 唐 尧为什么要率领自己的部族离开故地,西徙太原呢?何光岳先生在其名著 《炎黄源流史》中认为,由于东夷族势力日渐强大,为避免东夷部族的侵扰,他遂率部西徙,“从唐县、望都一带出发南下行到汾河谷地带,再进入平阳。”

邹衡先生也认为如是,他在 《夏高周考古学论文集·论先周文化》 一文中指出:“太原地区古文化多半是河北龙山(文化)的许坦型和光社文化,其出土的大批陶器,大多与龙山文化相似。”上述论述以及地下出土文物的相互佐证揭示了太原许坦型与光社文化与河北龙山文化之间关系,从而也证实了 太 原 是 唐 尧 部 族 西 徙 的 可 能 性。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或许正是因为常常受到滹沱 河 水患漫害,所以 唐 尧 才携带部族离开久居的地带,由 太 行 山 东 部 的 平 缓 地 带沿着滹沱 河 溯 流 西 进向高处迁徙,最终来到了汾 河 中 游 的 河 谷 地 带,在 今 山西省 境 内 定 居。

当时 的 太 原 是 台 骀 “ 宣 汾 阻 泽 肇 始 太 原” 之 后 的 时 代,由于 史 册 缺乏 记载,我们不得而知。而此时 的 陶 乡 氏 部 族据 《韩非子·五蠹》,《淮南子·精神训 》所载,他们已掌握建筑大型房厦技术,并且精于制陶,这些技术被他们带到太原传授给土著。于是,在汾 河 中 游 平 原 大 地 上 陶 乡 氏 部 族 和 太 原 先 民很快融为一体共建家园共创了太原的 龙 山 文化。

关于陀罗尼初都太原,我们知道千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一直有丰富口碑传说,而这些传说的真实性值得探究。在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城市建设都是一个民族智慧和劳动成果的一次伟大的展示,也是一个民族自我认同、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每个城池背后,都有一段悠久而复杂的人类故事,那些未曾言说的故事,也许才是最真实的人类历史。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