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时期,晋国为了帮助宋国,与楚国在今天的山东淄县南边城淄交战。当时,楚军实力明显占据优势。面对强大的楚军,晋文公向他的舅舅狐偃咨询:“尽管我们兵少,我该怎样才能打赢这场仗?”狐偃建议使用欺诈手段来对付楚军。
晋文公又征求了大臣雍季,并把狐偃的话告诉了他。雍季不同意这种做法,用了一句比喻说:“竭泽而渔虽然能立即获得成果,但第二年便会没有鱼;焚蔽而田也能立即收获,但第二年便会无兽可寻。诈伪之术虽暂时有效,但长远来看并非良策。”意思是说,即使现在用欺骗的手段取得了胜利,但将来就无法再这样做,这不是一个持久的战略。
然而,在没有更好的计谋的情况下,晋文公还是决定采纳狐偃的建议。他假装遵守自己之前向楚庄王许下的“退避三舍”的诺言,不断后撤,以此为机制选择合适的地形与敌人作战。而当时的楚军误以为晋文公胆小不敢正面交战,因此紧追不舍,最终遭到了败北。这场著名的城濮之战以楚军失败告终,其领兵将领成得臣阵亡。
这个故事后来被用来解释“竭泽而渔”的成语,这个成语意味着过度利用某种资源到最后却失去了其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