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讲述了东汉末年,刘表占据荆州,他的官员韩嵩劝他投降曹操。刘表不同意,而是让韩嵩去探听一下曹操的虚实,以图有机可乘。韩嵩表示,即使要我跳入滚烫的水池,走进熊熊烈火,我也决不推辞。这段话体现了“赴汤蹈火”的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精神。
成语“赴汤蹈火”出自《墨子·兼爱》中的“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以及《荀子·议兵》中的比喻:“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还有《三国志·魏书·刘表传》的记载:“今策名委质,唯将军所命,虽赴汤蹈火,死无辞也。”在《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中也有提到:“此犹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故事介绍:
东汉末年,由于对朝政和世俗文化持批评态度,不满司马氏统治的人物如嵇康,他曾与其他七位智者共同游历山林,被称为“竹林七贤”。然而随着时间过去,当时的一些朋友,如山巨源,在司马氏朝廷中升迁后,他们之间产生了隔阂。嵇康拒绝了山巨源递来的职位邀请,并写了一封绝交信给他。在信中,他强调自己的独立性和坚定的原则,就像一只野生的麋鹿,即使面对金色的绳索和美食,也会回忆起森林和草地的情景,从而表现出了即便面临生命危险也不屑一顾的态度。
由于他的言论问题,最终遭到了司马昭的牵连,被捕并杀害。他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颂,为后世留下了关于独立精神和坚守原则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