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的江山稳固后,朱元璋即刻展开了一系列严格的治理措施,以确保官员们不敢有半点贪污腐败之心。历史学家马渭源评价称:“明初的官员处境艰难,因为衣食住行都受到严格监管,而朱元璋对于违规行为从不手软。”朝中酷刑如剥皮、洗肉、抽肠和阉割等残酷手段成为常态。
更为不幸的是,大画家倪瓒遭受了“粪桶刑”,这无疑是对他的极大侮辱。除了这些极端措施,任何达到一定级别的官员都能享用标准宿舍,这些舒适环境旨在让他们专注于工作而非寻找私利。马渭源解释说:“朱元璋通过这样的安排,希望文武官员能够安心履职,不会被外界诱惑。”
为了进一步加强监督,每位新任官员都会收到一份《授职到任须知》,相当于现代人所使用的日记本,每项工作记录都需详细登记。此外,锦衣卫作为皇帝的心腹部队,将密切监视各级官员,无孔不入。
尽管如此,一些贪婪无道的高级官吏仍然觊觎权力,他们甚至以牺牲国家利益为代价。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朱元璋毫不留情面。他曾施以活剥皮刑,将犯人的头砍下,再将其皮肤脱去,用草填充,让其像稻草人般立于衙门旁边,以此警示其他可能犯罪的人士。
还有其他两种惩罚方式同样令人寒颤。一种是锡蛇游刑,即将烧热的锡液倒入犯人的嘴中直至满溢。而宫刑则是一种古老且残忍的手段,在明朝也有数次实施,其中就包括一个名叫李某的大臣,他因贪污被革职回家后竟然将女儿卖出以求生存。朱元璋听闻此事后愤怒至极,对该大臣进行了阉割。
然而,并非所有受害者都是罪有应得,有时候无辜者也会遭遇类似的命运。在迁徙富户计划中,被迫离开家园前往贫困地区居住的一位富裕画家倪瓒,因反对这种政策逃往无锡,但最终还是被捕并捆绑在粪桶上,这样的待遇令他深感屈辱。这一切均显示出当时社会管理的手法既残酷又苛刻,使得人们不得不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