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耀湘,风云人物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名将,他的名字响彻岁月——廖耀湘。1906年5月16日,在湖南邵阳的一个小康之家里,这位将领诞生了。他的祖父艺圃公,是一位私塾先生,曾在乡里设馆授徒;父亲半耕半读。祖父和父亲对他寄托着光大门楣、名耀三湘的期望,而他的表字“建楚”也正是名的引申,昭示着他必定有建楚之才。
六岁时,他在祖父的指导下开始读书,从传统私塾教育转向现代教育。在县立高等小学毕业后,他考入了长沙私立岳云中学,这所学校完全按现代教育模式设立,其文化氛围与保守的小城邵阳形成鲜明对比。1925年夏,19岁的廖耀湘从岳云中学毕业,并报考黄埔军校,但因家庭经济困难错过了黄埔五期招生机遇。他只好就近从军,成为赵恒惕属下的湖南陆军第三师叶开鑫部队的一员,从列兵干起。
1930年的留学考试中,尽管成绩列前三甲,却因个子矮被刷下来。但是,当面见蒋介石并直言不讳地质疑选拔标准后,他意外获得了留法生录取资格,并最终在法国圣西尔军校和机械化骑兵学校深造。
归国后的廖耀湘先任中央军校教导总队骑兵队第三连少校连长,再调任第二旅中校参谋主任。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他参加了南京保卫战,并以脱险而闻名于世。这段经历成为了他后来辉煌事业中的基石。
1942年3月,廖耀湄率第22师远征缅甸,与盟军共同抗击日寇,但战局逆转,被迫撤退至印度。在野人山突围过程中,大部分部队损失严重,只有3000余人跟随廖耀湄撤退至印度。此刻,一场新的战斗即将展开——第二次缅甸战役。
1948年10月辽沈战役之后,由于战败被俪,在1961年12月作为特赦战犯被释放。但是在批斗会上心脏病突发逝世于北京,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画上了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