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喊舍——后辽的最后一位君主
在那段历史的长河中,耶律喊舍(1176-1220)留下了他的名字,他是一个契丹人,也是后辽时代最终走向消亡的最后一个王。随着金国和蒙古帝国的强势打击,后辽不得不东渡鸭绿江,经过一番艰难历程,最终至高丽西京平壤,再次渡过大同江。1217年,在那个充满变数的年代里,耶律统古与其他贵族发生了权力斗争,一度自称为大辽收国王,但这只是一场短暂的风暴。
紧接着,耶律喊舍杀掉了他,并宣布自己为王,这样的权力更迭让人感到迷惑。在这一系列复杂的人事变动中,耶律喊舍再次站出来,与前任君主抗衡,最终夺得了宝座。但他的统治并没有持续太久。
1218年春天,当时的一位名叫耶律留哥的大契丹首领率领蒙古、契丹联军以及东夏国元帅胡士兵十万之众围攻他。高丽也派出四十万大军助战,他们联合起来,对抗着这个小小的一个人的力量。在那场激烈而残酷的战斗中,不幸的是,被围困在城内的小小国家最终被打败。不久之后,即1220年(也有说法是1219年)春季,那个曾经有过光芒的地方迎来了灭顶之灾。后辽正式结束,而蒙古将剩余的人口迁移到西楼。这就是关于一个国家如何因为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而衰落,以及一个人如何在历史长河中默默地倒下。
在位时间仅仅只有两三年,从1218年到1220年的短暂期间内,他试图维持那个即将崩溃的小世界,但最终还是失败了。他所领导的小小国家虽然多次经历起伏,但最终还是无法抵御外界力量,只能选择放弃抵抗,让自己的文化和人民成为别人的财富。而对于那些曾经属于这个地方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个痛苦而又悲伤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