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担任副教授的赵瑞,身着白色文化衫和蓝灰色牛仔裤,半边框的金丝眼镜后,他那双不大却充满光芒的眼睛给科技日报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安静、斯文。34岁的赵瑞是天问一号探测器研制工作中的重要参与者,他利用自主研发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仿真软件,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部门提供了精确参数,以确保探测器顺利通过火星大气层。
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降落于火星表面,这标志着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迈入世界先进水平。为了这一刻,无数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奋力攻关,其中包括赵瑞。他模拟了从零开始进入火星大气环境,并预测了飞行器在此过程中所承受的力、热和噪声载荷,为结构设计提供关键数据。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赵瑞的手指微颤,激动不已。他的团队创造了一款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适用于多类大气再入的大气分析软件。这项成就是在无数次代码编写和验证之后才达成的,他们几乎每晚都要过零点才能回家。
对待科学问题,对自己更严格,对别人更宽容,这是赵瑞的一贯作风。在他之前曾担任探月三期再入返回任务的气动专家组成员,负责评审其他单位研究工作。他是一个特别爱挑刺儿的人,对别人的工作要求严苛,但对自己的标准更高。
尽管如此,当谈到家庭时, Zhao瑞展现出另一面——一个温柔而有爱心的人。他与妻子共同度过艰辛时光,她也是一名航天员。而他们6岁的小孩 Zhao 航,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孩子,不仅会骄傲地告诉同学们:“我的爸爸是设计飞船的!”而且在外面也是保护父亲形象的一个小卫士。
傍晚时分,在公园漫步的时候,与妻子手拉手带着孩子,他们一起享受阳光余晖下的宁静时光。在这个平凡但又伟大的岗位上,有无数像 Zhao 瑞这样默默无闻却开拓创新的航天人,他们凝聚成了中国力量,一同向着太空梦想前进。(于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