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耀湘简介
廖耀湘,历史上评为毕业于法国圣西尔军校的名将。中文名:廖耀湘,外文名:Liao Yaoxiang,别名:建楚。湖南邵阳人,将领,爱国人士,是蒋介石“五大王牌军”之一的新编第六军军长。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后留学法国,回国后参加南京保卫战,为抗日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家庭背景
1906年4月12日生于湖南邵阳县北乡酿溪镇土桥村,其家道算是小康境地。祖父艺圃公,是一位私塾先生,有着远见卓识和深厚文化底蕴。他少年时期在祖父的指导下学习了传统经典,如“四书”、“五经”,展现出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教育与成长
1918年受过六年的传统私塾教育后,他考入县立高等小学接受现代教育,并在1920年冬天从县立高小毕业考入岳云中学。这段时间里,他接触到了更多新的知识和思想,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深远影响。
投笔从戎
1925年夏,从岳云中学毕业后的19岁廖耀湘报考黄埔军校,这是一个转折点,也是他步入政治舞台的一扇门。在那个充满激情和理想的年代,他选择了以武力保护国家,不仅体现了他作为一名将领所应有的勇气,还展现了一种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刻责任感。
留学生活
1930年的留学考试中,由于个人原因未能如愿进入中央陆军学校去法国留学,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在蒋介石面前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最终被特批前往法国留学。这段海外求学经历对他的个人发展以及后来的职业生涯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返回中国及抗战期间
1936年归国后,他先在中央陆军学校担任教官,再调任第二旅中校参谋主任。在“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他随即参与到南京保卫战中,并成功脱险。此后的几次重大战役,如昆仑关、缅甸等,都让他证明自己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优秀将领。
远征印缅及逝世
1942年3月率部远征缅甸,在野人山突围过程中损失惨重,但最终带领残部撤退到印度。在第二次缅甸战役中继续战斗至1948年10月辽沈战役结束,被俘并遭受打击,最终在1961年的特赦下释放。但不久之后,在1968年的批斗会上因心脏病突发离世,一代伟大的将领走完了一生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