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军入关之初,蒙古人为清军的征服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了巩固与蒙古的联盟,清朝皇室实施了“北不断亲”的策略,与蒙古王公们进行了长达数百年的通婚,将四百余名公主和格格嫁给了草原上的贵族。这一政策不仅增强了满蒙之间的政治联结,也促进了文化交流。但是,并非所有王爷都愿意遵从这一传统。努尔哈赤的第七子阿巴泰,有一个女儿美丽绝伦,她成为了皇太极掌权后的一大难题。当皇太极要求将她和亲于某位蒙古王公时,阿巴泰坚决拒绝,这让皇太极深感恼怒。最终,他迫使另一位女儿嫁给色尔古伦,但这位格格到了夫家后,因自视过高,不尊重丈夫,最终逃回娘家。
随着时间推移,当满洲人和蒙古人的关系日益密切,这种婚姻政策被认为更加重要。在康熙、乾隆年间,清朝国力达到鼎盛,京城生活水平提高,使得那些娇生惯养的公主和格格们更难以接受前往草原的命运。此事引起乾隆帝不满,他下诏罚款那些不愿意将女儿嫁往蒙古的王爷,每个家族需支付一年俸禄。他还特别强调,只有亲王或郡王家的女子,其婚配权必须由皇上掌握,对于私自许配者必须严厉禁止。
由于乾隆帝对此政策执行得非常严厉,一些王公贵族再也不敢违抗命令,他们意识到失去一年的收入并不是一个小问题。在乾隆年间,一共有179名公主和格格被派往蒙古,这平均每年约有三人参与这种形式的人口迁移。这一制度虽然受到了挑战,但仍然维持至今,为的是确保满洲与 蒙古之间持续稳定的政治联盟以及文化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