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剧演员李振乾的曲剧大全播放反复回响于观众的心间

李振乾:曲剧艺术的传承者与创新者

1951年,李振乾在洛阳县第九区(寇店)李家村首次登台,以《卷席筒》中的玉妮一角展现其早期演技。

1953年,他随李家村曲剧社参与了多项活动,包括庆祝农村互助组和初级农村合作社成立,以及欢送义务兵等。

1957年,李振乾因在《花庭会》中饰演高文举而小有名气,并于同年考入偃师市曲剧团。

1961-62年,他拜师学习于刘景乐、张太玉、裴和尚门下,并凭借《武则天》中的大太监荣获一等奖。同时,在《大对花庭》的表演中饰演员外荣莸获得优秀奖。

1973-75年,李振乾调往洛阳筹建并组建洛阳地区曲剧团,一度担任副团长。期间,他代表团赴河南省汇报演出,并创造了一系列经典角色,如贾玉春、《红色娘子军》中的洪常青,以及向科、《逼婚》的主角。

1981-85年,李振乾继续在河南省戏曲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其中以《双晨花》中的程大桥获得二等奖。此外,他还自导自演了电影版的《背靴访帅》,并改编了多部作品,如《跑汴京》、《攀龙附凤》,以及自己原创的诸多剧目。

1992-94年,是他事业生涯的一个重要时期。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多部获奖作品,如《五福临门》(获河南省戏剧大赛一等奖),以及个人专场展出的各种独特角色。此外,《宋江杀惜》的改编版本也深受好评,而他的自导自演之作如“悔路一折”、“关公与貂婵”则更是颠覆传统,为曲艺带来了新的活力。

至今为止,李振乾已经参与过超过百部不同的曲剧作品,其中不乏他本人所创作或改编的独具特色之作。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也是一位具有开拓精神的文化工作者,其对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对后人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