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一本史书中记载,元朝皇帝在逝世后,便让人将两半树木的枝干从中间掏空,将遗体置于其中,并用漆给其上色,再以黄金镀边,用绳子编织几圈。随后,选择了合适的地方进行深挖,将棺木安放进去,让马匹踏平土地,以至于来年草木生长时,这片陵墓看起来像是未曾有人葬过。
然而,这一做法并非是成吉思汗手下所遵循的。据说,他们杀掉的是一头有母小的小骆驼,而不是普通的骆驼。当母骆驼失去了孩子,就会牢记这片地方,从而使得来年的人可以凭借母骆驼找到原来的位置。这一方法显示出蒙古民族智慧和灵活性,但也有人认为这一说法可能是后来的统治者为了污蔑蒙古人的行为。
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后,不仅使用了简朴的棺木制作方式,还被汉人的习俗所影响。他采用树干剖空作为棺材,并且寿衣并不特意缝制,而是穿常服下葬。随葬品则是死者生前喜好的物品。虽然皇族们在礼数上有所不同,但仍然遵循着简朴生活原则。
元朝皇帝死后,也举行了一场隆重的祭奠仪式,然后才处理后事,随葬品更加丰富和珍贵。但即便如此,没有官员参与葬礼,陵墓地址也是秘密不立碑,因此历史上的记载寥寥无几,使人们怀疑元朝皇帝是否真的没有陵墓。这或许就是历史之谜,一直悬而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