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开创了历史上少有的开元盛世,展现了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形象。然而,安史之乱爆发后,他那种自信心的一夜之间荡然无存。因此,当他命大将高仙芝、封常清率军平叛时,特意派宦官边令诚作为监军。这场悲剧由宦官制造,心胸狭窄的边令诚因与高仙芝、封常清意见不合,便诬告他们贪污军粮、动摇军心。唐玄宗竟然听信谗言,无异于一剑捅破了这两位战功卓著的大将的心脏。
此外,不仅宦官被派往军队中充任监军,而且在朝中的权势也迅速膨胀。安史之乱后的第一个权势显赫的大宦官是李辅国。他因为拥立唐肃宗有功而得到信任,被拜为殿中监,并被封为郕国公。当时,即便是朝中百官奏事,也必须先经李辅国批准才能面见皇帝;皇帝颁布诏书亦需通过他签署后才可施行,而群臣对此都不敢置疑。此后,李辅国更是骄横至极,对代宗说:“皇上只须深居宫中,我来处理外面的政事。”由于掌握中央禁军兵权,代宗只能敢怒而不敢言。
最终,由于德宗之后的宦官掌握了禁军兵权,他们甚至发展到了随意废立皇帝的地步。在顺宗即位几个月后,他支持改革派夺取兵权,但最终还是被安排退位;成宗虽曾轻视宦官,却也遭到了自己的家奴杀害;文宗为了剪除势力膨胀的宦官,由李训编造天降甘露的谎言,但计划失败,最终导致甘露事变,不但数千人丧命连文宗自己也被挟持。
从此以后,大量的事实证明:安史之乱并不代表所有武将都不可信,而那些参与平乱的人们绝非完全不可靠。如果唐朝皇帝能够及时接受心理疏导,或许会改变整个历史进程,使得宦 官干政成为过去的一个错误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