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人们的睡眠习惯与现代大相径庭。众所周知,枕头是促进舒适睡眠的工具,但在那个时代,人们偏好使用硬质的枕头,这个现象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原因和故事。
关于“枕头”的命名,有着一个趣味横生的传说。在三国时期,一位书童为曹操准备夜读时,将几本木质兵书排列整齐后,用作垫头,让曹操得以安然入睡。第二天,书童制作了一个软垫作为献礼给曹操,并被他命名为“枕头”。这个名字随时间流传开来。
宋朝时期,便出现了陶瓷枕,它是历史上最早、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枕头。瓷枕起源于隋朝,在宋朝达到鼎盛,上至达官贵族,下到寻常百姓,都对它情有独钟。这不仅因为它高且硬,更因其特殊之处——追求时尚与消暑必备。
首先,从追求时尚出发。在宋朝陶瓷业蓬勃发展中,工匠们将诗句或名言雕刻在瓷面上,使得每一枚陶瓷枕都具有格调。而经过出窑后的文字既不会褪色,又显得美观高雅,因此成为了人们首选。
其次,从消暑必备角度考量。古人没有电风扇和空调,所以夏季热浪当空,就要依赖于这些冰凉而坚硬的陶瓷枕。此外,对于女性来说,由于长发多汗,而这种材质能保持干净,同时让她们能够轻松梳理头发,是它们深受喜爱的一个原因。
然而,如果将这类物品带入现代生活,或许就会发现它们并不那么实用,因为材质太过硬且高度可能导致脊椎病。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历史上的珍贵物品如今已成为收藏家的梦想之物,其价值远超今日普通的床上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