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杨坚(公元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开创了隋朝的统治。他的家族源自汉族,出生于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杨震的十四世孙,他在少年时期曾被赐予鲜卑小字那罗延和姓氏普六茹,但后来恢复了汉族的“杨”姓。
在掌权期间,杨坚不仅军事上攻灭了陈国,并最终统一了长时间分裂的中国,也击败了突厥,被尊为“圣人可汗”。他推行了一系列内政改革,如建立先进的人选制度,加强文化经济,使得中国进入了一段繁荣之时。在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其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中国历史上农耕文明的一个高峰。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杨坚变得越来越猜忌和苛刻。他听信谗言,对大臣进行残酷处罚,如虞庆则、史万岁等功臣故旧都遭到了杀害。此外,他对法制进行破坏,将用刑标准放宽至“盗一钱以上皆弃市”,并颁布诸如“三人共盗一瓜,事发即死”的极端刑法,这些政策导致百姓深感恐慌。
同时,由于受到宦官所扰,尤其是软禁三子秦王杨俊,再次将长子太子杨勇贬为庶人,并改立次子杨广为太子的事件也发生在此期间。仁寿二年的蜀王杨秀贬为庶人的消息更是让人们感到不安。
尽管如此,在晚年的最后一个月里,面临健康问题严重的情况下,他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后来的隋炀帝。但是,这个由他奠定的帝国很快就因为荒淫无道而崩溃,只维持了37年,从建立到灭亡仅有29年。虽然这比秦朝短,但仍然超过唐朝常说的30年的周期。历史上的两个循环显示出了相似的模式:首先是一片混乱后的春秋战国时代以及短命但又快速兴衰的小秦;然后是另一轮混乱中的南北朝时代以及短暂而又迅速消逝的大隋,以及最终稳定且繁荣的地理位置安排成为了悠久而辉煌的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