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有生之年最为忌惮的字与唐高祖李渊相提并论犹如天上的北斗与地上的南极两者各自成道不可替代

隋文帝杨坚,作为一位开国皇帝,其一生中最忌讳的字,与唐高祖李渊的故事相提并论,犹如天上的北斗与地上的南极,两者各自成道,不可替代。这个字,就是“随”,它左边的“耳朵”和右边的“有”都不错,“有”“耳朵”就有“头”啊,谁不喜欢当“头儿”呢?然而,这个字中的“走之”的寓意却是不吉利。

杨坚出身于上流社会,是北周武帝时柱国大将军、随国公杨忠的儿子。大树底下好乘凉,他十四岁便步入仕途,十六岁被提升为骠骑大将军。他的小小年纪就当了那么大的官,对他来说,大树底下的好乘凉显然不足以满足他的野心。

他抓住太子选妃的大好时机,将自己的女儿嫁入宫中做了太子的老婆,这样他顺理成章地当上了未来掌门人的老岳父。周武帝谢幕后,他的女婿接班成为周宣帝,而杨丽华直接晋级为皇后。杨坚被拜为最高军事总司令,上柱国,并逐步发展到全权处理朝内日常政务。

为了及早逼近那把金交椅,他低调,不张扬,是属于麦糠下面走水的一种手腕。他用计干掉了五个亲王,从根本上解除了核心力量的威胁。在对待地方武装方面,他拉拢一切可以拉拢的力量,一不做二不休地除掉。在半年的时间里,他彻底把北周的政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宣帝本就是没有什么事业心的人,所以很想享受当太上皇的滋味,便立了一个小人——静帝,让宫中大小事务由杨坚打理。不久,宣帝去世后,静帝再次下发文件,由朝中大臣恭恭敬敬地捧着送到杨坚家。尽管他推辞,但最终还是接受了君位。

在位之后,隋文帝严格要求自己、躬行俭朴,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包括改造那个让他一直纠结且最忌讳的一个字——“随”。因为先前他等于是子承父爵——随国公,然后进封为随王。但是父亲辈子孙辈子的命运,都不能是跟在那个人后的位置,所以这一个字义不好,而且是他一直以来最纠结、也最忌讳的一个字义。

有人说,有什么可纠结的事情,但是对于隋文帝而言,那些事情确实很复杂。他之所以选择改掉这个字,是因为怕那份成功带来的荣耀会使得家族陷入更深的地狱。而现在,我们知道,无论是一个人的命运还是一个国家的地势,最终都要看你选择走哪条道路——或正,或斜。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