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328年,元朝的泰定帝去世,这一事件引发了宫廷权力斗争的风暴。燕铁木儿,他是知枢密院事的一位大臣,在大都发起了一场政治变革,推举前任皇帝武宗之子图帖睦尔为新一任皇帝,并于同年接受了帝位,开始了他的统治时期,被尊称为文宗,并改元天历。这一政变导致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大多数蒙古诸行省的人认为这是一次叛逆,而一些人则保持着观望的态度。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赢得民心,文宗采取了一种策略。他提出了一个“哥哥”牌——邀请他的亲兄弟孛儿只斤和世瓎回到大都“登基”。这一行动不仅受到诸王支持,而且还被他们看作是对长年的忠诚服务的一个回报。但这种热情的邀请与过度期待形成了鲜明对比,使得周王(即和世瓎)在天历二年(1329年)正月中旬急忙在和林宣布自己成为新的皇帝,即明宗。这个选择显示出他对于弟弟文宗并非完全信任。
作为新君,孛儿只斤即明宗迅速展现出其强硬立场,对待在大都继续掌权的弟弟进行了一番劝导:“你应该利用你的时间来接近儒家士绅,以深入研究古今治国成功与失败,不要浪费任何时间。”然而,这样的高姿态反而让他疏远了弟弟,同时扶植自己的势力,让亲信占据重要职务,将文宗边缘化,这激起了文宗内心的杀意。
最终,在两人的见面仅四天后,三十岁刚出头、体魄强健的明宗突然病逝,此事史称“天历之变”。这再次证明,即使是血脉相连、关系亲密的大兄弟们,也难逃权力的博弈,最终只能走向生死较量。这样的历史模式似乎成为了各个朝代不可避免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