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璘质班是元明宗和世的次子,元顺帝妥懽帖睦尔的异母弟,他的生母乃蛮·八不沙,是泰定三年(1326年)出生的。和世是元武宗的长子,因为对叔父爱育黎拔力八达(元仁宗)的皇位篡夺感到愤恨,在延祐三年(1316年)发动叛乱,但最终失败逃至察合台汗国避难,时间长达13年。在那段时间里,他在西域娶妻7人,并有3个儿子2个女儿。
一个月后,燕铁木率军攻占上都,将阿速吉八、倒剌沙等人杀害。随着内战结束,文宗因为兄长和世尚存,所以虚伪地将皇位让给他。在天历二年(1329年)的正月,和世带领部属回到故都和林,并在那里登基称帝。他登基后,将图帖睦尔封为皇太子,而他的妹妹卜答失里则成为太子妃,并且大规模更换朝廷官员,这导致了图帖睦尔与燕铁木尔之间产生了不满与忧虑。
完成了一系列鸩兄逐侄杀嫂等事情后,文宗认为自己已经消除了所有威胁,便册立自己的长子阿剌忒纳答剌为太子,以确保帝位永远传承于自己的家族。但命运却开玩笑般地打败了文宗,因为阿剌忒纳答剌仅仅做了一個月的太子便病逝于至顺二年的正月之前,还有幼子的太平讷早已去世。连续失去两个孩子之后,文宗又想册立燕帖古思为储君,但被萨满巫师告知此人并非拥有帝王之命。
因此,只要能够控制他,那么可以保持权力,这就是为什么燕铁木尔选择扶持懿璘质班作为继任者。而事实证明,与文宗时期相比,在宁宗时期,大燕铁木尔回到了掌握生杀予夺权力的位置,就像是一个无冠之主一样统治着整个国家。不幸的是,即使如此短暂的一段时间,即位53天左右,也足以让我们记住这位名叫宁宗的人物,他是在同年的十一月二十六日去世,那时才7岁。这一事件虽然小,但是它深刻影响了历史,对《春秋》中“未逾年之君称子”的原则提出了挑战,让那些参与其中的人们感到羞耻。此事详见《新元史·本纪第二十二》。
宁宗驾崩后的半年期间,没有正式的皇帝执政,而这一切都是由大臣们处理的大臣们为了这个空缺而争斗,其间发生的事情充满混乱。当最后一个反对力量——即前来阻止妥懽帖睦尔即位的人——消失以后,他们终于决定迎回妥懽帖睦尔并准备将其册立为新的皇帝。但就在这个时候,一种新的冲突爆发起来,它源自那些希望继续掌控政府权力的强硬派成员,他们坚决反对任何改变现状的情况。这场冲突持续数周,最终以妥懽帖睦尔被拥戴为胜利告终。他成为了第十任大蒙古国汗,也就是所谓的“顺圣”,开始了一段新的统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