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情人节的传说与日本巧克力文化的演变
在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年轻人中,西洋情人节(St.Valentine)的热潮越来越高。关于这场庆祝活动的起源,有着多种不同的故事,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公元三世纪罗马帝国皇帝Claudius II禁止士兵结婚,以便更好地备战。然而,一位名叫Valentine的教士不顾禁令,秘密举行了许多婚礼,最终遭到了皇帝的惩罚,在2月14日被处决。在他的死后,他就成为了一个圣徒,并且人们开始在这一天纪念他,这就是今天的情人节。
情人的日子送上一块巧克力的习俗则来源于日本。这与欧美的情人节有所不同,因为在日本,不仅是恋爱中的两个人需要互相赠送,而是这个习惯似乎扩展到了所有的人之间。在1936年,欧洲选择了情人节作为向心仪对象表达爱意的一天,那时神户的一个巧克力工厂首次将这种风俗引入到日本,并推荐用巧克力来表达感情。不过据说,当时卖出的第一批情侣们用的巧克力只有一盒。
之后,在1958年,东京新宿伊势丹百货店的一位玛丽巧克力的营业主任推出了“女性向男性赠送巧克力的”宣传活动,让女性能够在这一天向自己暗恋的人表白自己的感情。当时社会上的男尊女卑观念非常明显,这个宣传策略利用了一种既甜蜜又略带苦楚的情感,从而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即由女性主导制造出一个可以表达爱意的机会。
尽管这样的做法最初因为不好意思直接表达感情而没有得到普及,但那些甜蜜又带点苦味的巧克力却深深融入了日本文化之中。虽然这是起源于西方的情谊庆典,却也被浓浓地印上了中国色彩。
现在,每到2月14日,大多数情况下是由女性向男性赠予礼物,其中以巧克力最为常见。但由于害怕直接表示自己的感情,所以她们通常会同时购买几份礼物,并把其中一份作为对自己暗恋对象的心意。而随着时间发展,这个习惯演变成了所谓“义理”的慰问品,即把这些小礼物当作一种社交行为,用来回馈给帮助过自己的人们——无论是在公司还是其他地方。最后,这样的慰问品成为每个工作场合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否真正意义上的“情侣”,都必须参与此项活动。而对于很多OL来说,每逢这段时间,他们都会感到头痛、心痛以及金钱花费带来的痛苦。但另一方面,对于男同事来说,他们并不会因此而轻松,因为他们知道为了回报那一次特殊日期(即2月14号)的关注,他们必须等待3月14号——White Day。这一天,他们要以糖果、饼干或者红茶等形式加倍还礼给曾经送他们这样小恩惠的人们。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那些生产这些美味佳肴和甜食的小商贩才能真正享受这份喜悦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