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在自然的馈赠下享用御膳:穿上官服,遵循觥筹礼仪与食物处理规矩
清朝的皇室源自东北满族,因此,在饮食习惯上也继承了东北满族的传统,每天只有一顿正餐,称为早膳或晚膳。早膳通常在早晨六点至八点半进行,而晚膳则在十二点至下午两点进行。在夏秋季节,这些时间会提前一个小时。
除了两顿正餐之外,还有额外的一次小吃,但时间不固定。如果皇帝临时想尝试某种食物,就可以随时向宫廷人员发出指令。
根据清宫的规定,宫中负责皇帝日常饮食的是内务府下的御茶膳房,以及光禄寺。御茶膳房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饭店,由总领和庖长负责;二是茶房,由太监管理;三是清茶房,也由太监掌管。此外,还有专门为皇帝服务的大约一百五十名太监。
每日的菜单首先由御茶膳房官员编制出,然后经内务府大臣审阅并备案后才开始烹饪。皇帝用餐的地方并不固定,大多数情况下是在寝宫东、西间或办公场所。使用餐具时,从东西两侧不得有人经过,上菜的人都要通过中央南门进入,以确保只有从中央南门进出的侍卫才能接近皇帝,并且因为这位君主需要面朝东方坐着用餐。
侍候用的太监们负责摆放桌布、铺好桌单,一旦开饭,他们便通知御膳房将美味佳肴送入殿堂。一边端着红色漆盒排队进入,一边迅速地将各种菜肴、汤羹等送到餐桌上,按照严格规定好的位置摆放好,不允许任何非必要的人员靠近,只留下专责侍候的太监。这时候,身后的四名太监就站在准备好了各式各样的菜肴之前,用手捧着红漆盒准备装盘给他们主人的观赏。
当众人退去之后,只剩下四名最亲近的侍膳太监守护左右,他们中的年长者还需站在旁边,为主人布置调理佳肴。而放在桌上的主要是几只新鲜水果和蔬菜。在宴席旁还设有一张小几案,以备主人赏赐,如若赞扬某道佳肴,便会被移到那几案上待后续安排配以开水加温的小碗,让那些受到恩泽的人能享受到热腾腾的一份佳肴。
为了确保安全,每道料理都会经过“试毒”的过程,即检查银质试毒牌是否变色。如果发现有毒,则立即追究厨师责任,有时甚至直接处死。但如果没有问题,那么这些料理就可以供大家享用了。
验证无误后,随从们就会按顺序,将那些被选中的美味佳肴盛入碗中,让主人品尝起来。一顿完整的宴请通常包括二十多样不同的食品,因为所有这一切都是严格按照祖宗家法来执行,所以对参与者来说似乎缺乏吸引力,它们更多只是表演和程序而已。
曾任末代清朝皇帝溥仪在其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中这样描述:“这些美味佳肩经过复杂的手续摆放在那里,不过除了显示繁华气派之外,没有任何实际价值。”他还说,“我每次真正吃到的其实是一位妃子送来的,我失去了那个妃子之后,那些妃子的厨师继续给我做饭,而且他们使用的是最高级别厨师,每一次聚集二十余样,是摆放在我的面前的,而不是那种正式服务。”
由于哪怕是一口微不足道的小咽嚼,都可能触犯古老家族规则——不能连吃三口,这叫做“吃菜不许过三匙”。这种禁忌对于保持家族荣誉至关重要,因为它防止了一般人模仿宫廷生活,或伪造宮廷风俗以图利益。而作为守护者的四个尊贵角色就是保证这个规则得以维持,即使连坐在他身后的陛下也不例外。
当陛下的眼睛落在某个特定的食物上,那些细心照料他的仆人们就会轻巧地将那个精致的小盘子挪到更靠近他的位置,然后再次舀起那份美味,再度递给他,如果陛下表示喜欢,那么同样的步骤又重复一次,但第三次绝对不会再发生。这项规则被称作“传取”、“撤离”。
因此,无论如何看待这段历史,对于那些参与过这样的盛宴的人来说,其真实性难以捉摸,不仅如此,即使整个过程记录得非常详尽——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能够看到大量关于此类活动记录——但关于谁喜欢什么,更是不容言说的秘密。不仅如此,即使明明知道自己喜爱哪一种食材,也一样不能轻易透露出去,因为那样可能导致危险,比如谋杀或者欺诈。如果你想要加入这样的欢聚,你必须成为受宠幸者的极少数之一,比如唯一能够与您共进晚餐的人群:您的妻子、你的孩子以及几个特别忠诚的情侣。
尽管如此,当天气晴朗的时候,您依旧能听到乐器的声音响起,与周文王时代相比,当今音乐虽然不及其宏伟,但仍旧提供了愉悦的心情。当您完成了您的丰盛晚餐,您需要漱口,然后春夏季节里,您会选择一些新鲜果蔬来解渔心脾意;秋冬季节,则喝热汤来帮助消化完善身体健康状态。你可以想象一下,在那样宁静祥和的一个夜晚,被烛光柔软照耀,看着窗户闪烁星辰,你感觉到了多少幸福感?
然而即便这样精细考究的事业,却并未阻止人们深刻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在过去的事情里,可以找到很多关于怎样让世界变得更加简单和可接受的问题。我们了解到了许多信息,我们也意识到了如何克服我们的恐惧,并开始探索新的可能性。但还有很多事情我们不知道,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它们,并继续探索这个充满挑战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