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浩瀚的时光里,有一艘船,名为“平远舰”,它是北洋水师中的八大军舰之首,其存在不仅见证了中国近代造船业的辉煌,也深刻地体现了时代变迁的巨轮。这个铁甲巡洋舰,拥有2100吨的排水量,它像一条勇猛的大鲸鱼,在海上穿梭,每一次划过波涛,就像是对抗历史潮流的一次挑战。
它的身躯雄壮,长59.1米宽11.85米,吃水只有3.96米,但却能承载2400匹马力的力量,让它航速达到了14节,这种速度在当时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快。炮火强大,不仅有260mm的大口径主炮,一共三门,还配备150mm的小口径速射炮八门,以及三磅速射炮八门,这样的火力配置让敌人望而却步。而且,它还装备有两枚和四枚457毫米鱼雷,以其独特的方式展开攻击。
保护着这些威力无比武器的是厚重的装甲。在炮塔处设有203毫米厚重的防护,而其他重要部位如弹药舱则被51毫米厚实钢板所包围。这艘船上的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一种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平远舰”是一个由福州船政局精心打造出来的人类智慧结晶,是我国全钢甲巡洋舰建设史上的第一艘代表作。1886年12月7日,它开始安放龙骨;1888年1月29日,它终于完成建造,并以524000两巨大的金额命名为“龙威”。这名字听起来响亮而充满希望,但很快,“龙威”就要换一个新的身份和名字——1890年5月16日,当它加入北洋水师后,便改名为“平远”。
随着时间推移,“平远舰”经历了许多风浪,最著名的是参加了那场决定性的一战——甲午战争。在黄海海战中,被击中24次弹药,却只有一人牺牲,这种坚韧使得它成为那个时代最令人敬畏的情报来源之一。但最终,在1895年的2月17日,与其他清朝军队一起向日本投降。当时,该舰仍然由李和管带。
之后,“平远”便沦为了日本海军的一等炮舰,并于1898年3月21日正式接受这一新身份。而到了1904年的9月18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到来的时候,它在鸠湾海域触雷沉没。这段历史看似短暂,却承载着如此多复杂的情感与故事。“平远”的最后记忆是在1905年的5月21日,那时候已经没有任何活动,只留下了一片宁静与遗憾。此刻,我们回头再看这段往事,可以发现,无论是作为中国还是作为世界历史的一个小部分,“平远”的存在都是那么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