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看世界历史纪录片100集笔记时我们不禁要问古人为什么称日本为扶桑

在古代文献中,扶桑一词既指一种树,又是日本的旧称。《山海经》中首次记载了扶桑树,这种树高达四十多米,其叶类似桑叶,春季花朵与叶同放,喜阳光生长于山麓河谷,其秋色鲜红。汉唐时人认为的“扶桑树”,多指这种巨木。

除了作为植物名称,扶桑也是一个古国名,《梁书·扶桑国传》中提到:“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其土多扶桑木。”因此,将其命名为“扶桑”。该国民以果实为食、皮革为衣、皮纸制作工具等生活方式,与日本相呼应,因此后世将“扶桑”用作对日本的代称。

从“日本”的字面意义来看,“本”字象征着草木之根。使用“日本”这一名称,即寓有太阳和太阳神树所在地之意。在岛上古代列国中,有一些自称为“倭”的国家或部落,这反映出当时中国人和日本人的宇宙观念共通性。

此外,在韩剧《大长今》中,对明代时代中的倭寇进行了描述,而这个称呼与历史上的倭国有关联。史书记载,古人曾把日本称作倭奴国,而其中的“寇”则是泛指盗匪或侵扰边境者。此外,“倭”、“倭人”也被用作对待日人的广泛称呼,最早见于《山海经》,随后的《汉书·地理志》记录了乐浪海中的百余个小型国家,其中包括现在北九州地区的一些部落。这份金印证实了当时两地之间存在友好往来关系,并且给予了一定的尊重和认可。但总体而言,大部分学者认为,“委(倭)奴国”只是一处位于博多附近的小型傩县。而到了646年的大化革新之后,该地区被统一并简化命名为“大倭国”。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