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国主义普鲁士的历史种子在世界发展进程中萌芽

军队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普鲁士的社会发展和阶级结构,平民中产阶级仍然保持顺从态度。实际上,军队已经成为统治者政策中吸收地主贵族(容克)进入军事机构的一种手段。他们自觉地利用军队来灌输“全普鲁士”情感于各个领地的地主家庭之中。由于普鲁士是一个年轻且人为组合起来的领土联合体,这种忠诚并不自然,因此更需要明显的军事手段来加强。这包括强调义务、服从、服务以及牺牲。在人口数量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尤其是与法国相比,大约有五万名男性成年贵族,其中只有少数人常年在军队任职,而在普鲁士几乎所有容克家族都有成员在军队服役。

此外,大选帝侯及其继承者就像其他一切主义统治者一样,对那些以地主贵族为主要成员的等级会议,即各地方议会实行压制。为了平息大地主的不满,统治者允许在军队中授予官职给这些人物,并允许他们对农民进行无限制的支配。普鲁士君国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统治者与地主乡绅之间互利共生的基础上,即后者同意承认统治者的政府,并愿意加入他的軍隊;但作为回报,統治者则允許這些土地貴族繼續把自己的農民置於世襲受支配的地位。农奴制度在东欧国家中非常盛行,就如同波兰农民一样悲惨。

普魯士統治者的觀點是,這些容克的地主可以成為較好的軍官,因為他們長時間生活在地方管轄下的習慣環境中。此外法律禁止將“貴族”土地出售給非貴族人,這意味著采邑權利不能被轉讓,只能由貴族間傳遞。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個階級被固定,不可變更;因此,在東歐國家中的資產階級幾乎沒有獨立精神。他們通常從事為政府工作或擔任王室企業的大型管理職位或租借人。

總結來說,這種文化和社會背景使得 普魯士的人口組成與其他地區不同,他們對於軍隊具有敬畏之心,並對於規範性質強烈的事物感到依賴。他們對於社會秩序和統一感到嚮往,但也願意犧牲個人自由以換取安全感。

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是一位現實主義而粗俗的人,他鄙視任何帶有“文化”的事情,而他的父親和祖父(大選帝侯),以及兒子(腓特烈大帝)則重視此類事宜。他非常吝嗇,每分每毫花費,都要精打細算。他通過減少皇家開銷來節省金錢,並且他經常穿著破舊衣服巡遊柏林街道,用木棍懲罰犯規市民。他愛護軍隊,其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軍隊服務。他重新安排宮廷禮儀,以尊重軍官而抑制文官。而他喜歡高个子的兵员,也成立了一個特別團體,由來自世界各處六七英尺高的人組成,其中甚至還有一些由彼得大帝從亞洲送來的人員。

弗里德里希二世後稱腓特烈大帝,是依靠這支軍隊及那筆巨款震驚了整個歐洲。他沒有發出通知就調動部署進入西里西亚,以霍亨索伦家族古老而含糊要求聲稱該領土屬己。此舉引起了戰爭,最终增加了人口并增強工業,使得 普魯士成為一個廣泛影響力的國家,有600萬人口並擁有一支20萬人的正规武装力量。如果從人类成就看,那麼这是一个非凡创举,是一个通过辛勤劳动和责任感换来的胜利。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