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国主义普鲁士的源头探秘世界历史书籍推荐经典中的熟悉陌生者

军队深刻地塑造了普鲁士的社会发展和阶级结构。中产阶级仍然是顺从的,实际上,他们被融入军事机构,成为统治者政策的一部分。他们自觉地利用军队来灌输“全普鲁士”意识于克累弗、勃兰登堡、波美拉尼亚和前条顿骑士团领地的地主家庭中。由于普鲁士是一个年轻且人为组合起来的领土联合体,最初对其忠诚并不是自然产生的,因此更需要通过显著的军事手段来加强这一点。重点在于灌输义务、服从、服务与牺牲。在人口数量较少的情况下,如法国,大约有五万名男性贵族,但只有少数常年在军队任职。而在普鲁士,几乎所有容克家族都有成员穿着制服。

此外,大选帝侯及其继承者就像其他一切主义统治者一样,对等级会议,即各地方议会实行压制。为了平息大地主不满,他们允许授予官职给地主阶级成员,并允许他们对农民为所欲为。普鲁士君主国主要建立在统治者与地主乡绅间谅解之上,即后者同意承认统治者的政府,并愿意在他的军队中服役;但作为回报,统治者允许地主乡绅继续把自己的农民置于世袭受支配的地位。

农奴制盛行,在东普鲁士,与波兰农民一样悲惨。此外,容克可以成为好的军官,因为他们习惯于管辖农民。在法国,则形成了对比:采邑权利变成了财产形式,使资产阶级甚至农民也能合法取得采邑并享受领主或封建贵族收益。在普ru斯,这是不可能的;由于拥有不可变更财产形式,每个阶层被冻结,因此中产阶级很难借助参与土地贵族职业进入贵族行列。

总而言之,没有独立精神的资产阶级。在东普ru斯几乎没有德国老城镇; 普ru斯中的中产阶级并不富裕,不大的私人财产典型的是官员,他们工作于政府,或管理国家产业或依靠国家津贴雇佣或租赁企业。这一特征自大选帝侯时代起使得文官以正直和效率著称。但是相对于其他地区,更顺从、忠诚和害怕兵力的中产阶级。

这些特点在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他是一位现实而粗俗的人,对文化的事物无感,而他的父亲、大选帝侯,以及儿子(弗里德里希大帝)则非常重视他。他吝啬每分钱花费,将皇家开支减至原来的四分之一。他以一种如同监督私人采邑般方式掌控国家,如同对待市民使用手杖惩罚玩忽职守行为。他整天工作,就像希望每个人这样做。

他爱护军队,其政策全部服务于它。他是一位身着露面的第一位普ru斯国王,他重新安排宫廷礼仪程序,以尊敬文官抑制文官。大个子的兵迷惑他,他成立一个特别分队由来自欧洲及亚洲高个子兵组成,其中包括彼得大帝送来的几名高个子兵。他创立新的训练方法和演习,也设立了一所培养容克青年将校学校,并实施新招募制度,使每个团都有指定区域作为兵源区,这种招募制度一直是最有效的一种。此时柏林已发展成为十万人口城市,其中两万是兵力,是欧洲任何城市比例最高的地方。此外,他留给继承人的七百万银币用于扩充这支八千三百人的精锐部队(因为他本人未亲自作战)。

弗里德里希二世(即后来的弗里德里希大帝)就是依靠这支精锐部队以及那笔巨款震惊整个欧洲。当奥地利查理六世去世后,其女玛丽亚·特蕾西亚开始争夺各种权力,全欧洲对于“国事诏书”的保证保持观望态度。当其他国家犹豫不决时,弗雷迪带领他的小方阵悄无声息进攻西里的西尔西亚——霍亨索伦家族曾经提出过古老而模糊要求向该地区伸展臂膀。这座位于奥得河上游的小城面向波兰,一北接波希米亚王国,从此加入到祢武王国麾下,它增加了六百万人口,加速了工业化,使祢武终于成为了一个伟大的帝国,有二十万人的精锐部隊。如果单纯以人类成就衡量,那么祢武确实是一个非凡创举,是一个小本经营却崛起的大国,是辛勤劳动与严肃责任换取胜利的一个象征。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