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的智谋让秦军退兵:古代历史故事中的策略与联盟
在那遥远的战国时期,晋文公经过一系列巧妙的外交和军事行动,最终成功地联合诸侯对抗楚国。然而,郑国虽然与晋国结盟,但出于对楚国的恐惧,它暗中又与楚国保持着联系。
当晋文公计划再次会合诸侯伐郑时,大臣们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一部分人认为本已足够,对外求助无需频繁。另一方面,为了维护盟约关系,与秦穆公商讨合作,也是必要之举。
秦穆公正值东扩张图谋,便亲率大军来到郑境,与晋方形成包围之势。面对如此压力,郑君派遣了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去劝说秦穆公撤兵。在他的巧妙陈词下,秦穆公意识到单独讲和将有利于自己国家长远发展,而非短暂胜利,因此同意单方面议和,并派三位将领带二千士兵守北门,同时回师西归。
随后,一些不满的声音从晋营中涌现,有主张追击、消灭留守北门两千士兵的声音。但是,在智慧如海的晋文公看来,他必须感谢并尊重秦穆公开允协同作战这一点,以此作为他取得巨大成就的一环。他坚持要把郑国拉入其阵营,与其订立盟约,并最终达成了这一目标,将部队撤离。
然而,这段休养生息后的平静很快被打破。当年后半年,即夏季初旬(即前628年),晋文公病逝,其子襄 公继位。此刻,又有人建议 Qin 穆 公发动攻击,但这一次,他们声称这是一个绝佳机会,因为刚刚失去了领导者的他们还没有举行葬礼且不会介入争端。
而在郑都城内,那三个留守将领也向 Qin 穆 公报告了这个情况,他们相信如果能够秘密调动大军进行偷袭,就一定能取胜。而老臣蹇叔及百里奚则不同意这种冒险行为,因为他们知道这样的远征既耗费精力又难以隐藏,从而增加失败风险,而且行军路线过长,不易瞒天盖地。
尽管如此,Qin 穆 公还是决定派百里奚之子孟明视为主要指挥官,以及蹇叔两个儿子以及白乙丙等人组成一个小型但强大的部队进行突袭。这支由300辆车组成的小分队悄然进入滑 国境内(今河南省)准备奇袭 Zheng 国,但就在这紧要关头,一名自称弦高的人突然出现,说是来自 Zheng 国的一个使者,并送上牛皮和肥牛作为礼物给孟明视及其部队。这一切都显示出 Zheng 国已经准备好了防御措施,使得孟明视不得不放弃偷袭计划并返回滑 国,然后攻打该地区并班师回朝。
其实,这一切都是由那个名叫弦高的人精心安排好的。他原本是一个牛贩,被发现正在洛邑卖他的牲畜恰好遇到了进攻目的明确的 QIn 军,他意识到了危机所在于是假装使者身份骗过了 QIn 军,然后迅速逃离返回 Zhèng 國,为Zhèng國提供了重要的情报,让他们提前做好防备,从而避免了一场可能性的灾难。此事件也展示了古代战争间隙之间复杂多变的情报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