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表述:我亲眼见证了宋襄公在齐国内乱时的英勇作为,他向诸侯发出求助,希望共同护送公子昭回国继位。尽管他的号召力不强,只有三个小邦响应,但他仍然带领四国联军前往齐国。齐国内部大臣投降后,迎接公子昭即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齐孝公。
随着宋襄公的地位提升,他雄心勃勃地梦想成为如同齐桓公那样的霸主。他试图借助楚国力量来压服其他小邦,但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其中包括对策家公子目夷。他认为宋襄公开战并非明智之举,因为它会导致更多的困难和损失。
然而,宋襄公开战并未被阻止。在一次与楚成王、齐孝公商议联合诸侯订立盟约时,情况变得更加紧张。当他们在盂地方开会时,由于各方势力的争斗,最终决定由楚成王担任盟主,而宋襄 公则被逮捕。这一事件激怒了他,让他决定发动对郑国的战争,以报复。
但这次战争以失败告终。楚军渡过泓水,与宋军对峙。虽然有将士建议趁敌人还没完全排好阵势而攻击,但由于宋襄公共认为应该讲仁义,不愿采取此策,最终导致战败。在逃跑过程中,他受了重伤,并最终因伤病去世。
临死前,他嘱咐太子要记住楚国是敌人,并指出晋国内部人物——重耳具有领导才能,将来定能成为霸主。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寻求他的帮助。不过,这些话语显得有些空洞,因为它们既没有提供实际帮助,也无法弥补过去错误造成的一切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