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许多历史典故,因为很有教育意义而成为后人引经据典的文化范本。那些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典故中鲜活的历史人物,也逐渐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了某种固定的模样:让梨的孔融谦恭友爱,自荐的毛遂聪明而自信……然而,这一切只是被人们有意无意阉割了的历史片段而已。当我们了解了这些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的主人公们后来的所作所为,以及他们的最终结局,才发现原来历史本身给后人留下的教训,远远比我们所了解得、所想像得,更为深远也更为沉痛。
孔融竟然以“败伦乱礼”的罪名被处死
“孔融让梨”是一个流传千年的道德教育故事。当时年仅四岁的小男孩在吃梨时把大的留给哥哥吃,小的一切自己挑选吃掉,当成了尊重兄长、谦让克己等美德化身。然而,从小就声名在外却并不像人们想像中的温和谦恭,反而表现出偏激与残忍之举,对于平民百姓滥杀无辜的事实也不乏其例。
毛遂自荐结局竟然是惨败而自刎身亡
战国时期秦兵攻打赵国,赵都邯郸被围情况十分危急,那时候赵王派平原君前往楚国请求援救。到了楚国后,由于平原君与楚王会谈失败,但就在那紧要关头,一位叫做毛遂的人,在宝剑手中走上宫殿,用他的智慧说服了楚王,最终成功促使楚军联合抗击秦军。这一功绩,让他成为了一个勇敢智慧的人物,而他的名字便成为了用来形容敢于主动推荐自己去做某项工作或任务的一个成语。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在这件令人刮目相看的事情之后的一年间,燕国进犯赵国,再次见证了一场战争——昌都一战。在这场惨败之后,被迫面对失利和羞愧万分的心理压力下,他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以此来逃避前方可能到来的更多不幸和尴尬。
苏秦临死竟玩了一出“碟中谍”
悬梁刺股,是古今传颂废寝忘食苦读成才的一个故事。这两个人的生平,都曾因为勤奋学习而受到过赞扬。孙敬因为勤学好问,最终成为了一位大学问家;苏秦则因机敏过人,无论是在政治斗争还是外交策略上,都显示出了超群之才能。他甚至一度被视作纵横捭阖的大师。但事实证明,他并非全凭英明睿智,而是一直以来都是燕国间諜,并且他的一生大多数时间其实是在进行着一场复杂精细的情报游戏。
六个国家封相,只能算是表面上的荣耀。而当真相大白的时候,他那种狡猾诡计的手法,以及对命运操控能力,让许多现代研究者认为他的行为简直就是一个“碟中谍”。
夫妻举案齐眉终得善果
但如果将注意力转移到那些更加积极向上的故事,那么东汉初期的一个男子梁鸿便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人物。在那个讲究孝廉风尚的时候,有很多家庭希望能够迎娶这样一个人作为女婿,但梁鸿始终坚持自己的高洁品格,没有接受任何提议。他最终决定嫁给孟家的女儿,即使她已经有些许年纪,却依旧保持着一种纯真的心态。她愿意嫁给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因此两人终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他们之间互敬互爱,每天清晨孟光都会端饭菜出来,与丈夫举案齐眉,不管他是否饿肚子,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总能展现出一种难以言说的默契与尊重。
尽管这个故事至今仍未知晓梁鸿夫妇最终如何度过余生,但是从他们共同度过的一段日子的描述可以看出,他们拥有着一种对于彼此生命价值最高贵情感支持。这份情感支持,就如同他们每天举案齐眉一样,无需语言即可体现出的忠诚与承诺,是所有追求完美婚姻关系者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