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前200—前168),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早年因才华横溢,以十八岁时即以善文闻名于郡中。贾谊少有才名,师从荀况学生张苍。
在汉文帝朝任博士期间,他以其卓越的政治见解和深邃的文化素养,为文帝提出了多项改革建议,如《论定制度兴礼乐疏》,主张“改正朔、易服色、制法度、兴礼乐”,以儒学与五行学说设计了一整套汉代礼仪制度。但由於當時文帝刚即位,认为条件还不成熟,因此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随后,他被外放为长沙王太傅。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著名的散文《吊屈原赋》和辞赋《鵩鸟赋》,展现了他对自然界和历史人物情感深刻的描绘,以及对理想社会秩序追求不懈的心态。
贾谊也是一位关心民生的政治家。他上疏陈述政事,对匈奴侵边、制度疏阔、诸侯王权力过大等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他主张施仁义爱民,与民同甘共苦,以此来巩固中央集权并维护国家稳定。
然而,由于周勃等人的嫉妒与排挤,贾谊在仕途中遭遇重创,最终在忧郁中去世,只活了三十三岁。尽管如此,他留下的作品及思想至今仍是研究西汉初年的重要参考文献,其关于仁义与礼制结合治国理念,被视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