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基本的国家知识常识手不释卷的故事

手不释卷,出自汉光武帝刘秀的事例,史载“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形容勤奋好学。这个成语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在三国时代,有个东吴的大将吕蒙,他年轻时家境贫困,没有机会读书。从军后虽然作战勇猛,但缺乏文化,只能把经验总结在心中。

有一天,吴主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一员大将,更应该好好地读一些书增加自己的才干。” 吕蒙推托说:“军队的事情多得很,我怕挤不出时间来读书!” 孙权微笑着说:“你的事情没我多,你并不需要研究学问,只要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启发就足够了。”

孙权推荐吕蒙先读《孙子》、《六韬》等兵法书,再读《左传》、《史记》等历史书,这些对于带兵打仗都很有帮助。他还引用汉光武帝的例子,“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说明即使在忙碌的时候,也要坚持学习。

吕蒙听了之后,便开始认真学习,并且坚持不懈。在他和鲁肃讨论时,他的见解深刻而全面,让人敬佩。孙权赞扬他和蒋钦两人,他们长大而又不断进步,是难以比拟的。

通过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手不释卷”不是简单的一个成语,而是代表了一种精神,即即使身处繁忙之中,也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这也是我们今天提倡的一种生活态度,无论你做什么工作,都要不断提升自己,不断追求卓越。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