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重新表述这段内容,以第一人称的形式:
在我的记忆中,藏传佛教是一种特殊的宗教信仰,它起源于印度,但主要流行于中国西藏地区和周边国家。作为一种北传佛教,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并列,被认为是世界上三大地理体系中的一个。在我的了解里,藏传佛教以密宗为其核心特色,其所承载的戒律由根本说一切有部比丘戒构成,这一戒律在775年由印度大德寂护等人第一次确立。
当时,一群来自印度的大德及三十位比丘来到桑耶寺,通过他们的努力,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然而,在随后的几百年里,这一传统几乎因朗达玛灭佛运动而消失,只有幸存者通过昙无德律比丘等人的帮助才得以复兴。此外,还有一次重要的重建是在意希沃王朝时期,当时,他邀请了旁底特(学者)达磨波罗及其随从至古格王国,以此重现了第二次根本说一切有部比丘戒的传承。
在我的学习中,我了解到还有第三次根本说一切有部比丘戒的传承,是绰浦罗扎瓦(大译师)邀请释迦希巴札延至土蕃期间形成。这一次,与前两次不同,它不仅包括了萨迦派的一些特点,也引入了一些新的元素,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分支。
在探索这些历史故事的时候,我也发现藏文文献对理解这一领域至关重要。《甘珠尔》、《丹珠尔》这两大著作被誉为世界级别的地标性作品,其中包含着丰富且深奥的情感和智慧。我还学习到了藏语文与梵文之间紧密联系的事实,以及它如何成为唯一能够还原梵语语言文字的一种文字系统。
对于我来说,了解这些经典历史故事不仅让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到藏傳佛教如何发展,也让我意识到了其独特性质,即融合了本土民间信仰,如苯教学,并结合印度晚期混合婆罗门教思想形成的一个整体。我还知道松赞干布时代是第一个接触到佛法的人,而赤松德赞则是推广、翻译、建立寺庙以及创造文字的人物之一。
最后,我明白到尽管“教师”这个词可能带有一定的贬义,但它仍然被用来指代某些个别僧侣或上师。而关于起源的问题,有一些争议,比如是否真的存在公元7世纪之前就已经有人皈依 佛法。但无论如何,都可以肯定的是,那个时代对于文化交流和宗教信仰持开放态度,使得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如此多样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