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秤座历史名人崔融初唐文章四友之一文学与政治并重的双星

崔融简介:唐朝大臣、文学家,初唐“文章四友”之一

崔融(653-706),字安成,是唐代齐州全节(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他在政治和文学上都有卓越的成就,被誉为初唐“文章四友”之一。

崔融从小聪明好学,应八科制举皆及第,并累补宫门丞、崇文馆学士。在中宗李显为太子的时期,他担任侍读兼侍属文,负责撰写东宫表疏。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封中岳嵩山,看到崔融所撰《启母庙碑》后,对其赞美有加;封禅毕,又命他撰写《朝觐碑》。此后,他先后担任魏州司功参军、著作佐郎、右史等职务。

圣历二年,崔融被授予著作郎并兼任右史内供奉。圣历四年,他迁至凤阁舍人。在久视元年的某次事件中,因与宠臣张昌宗发生冲突,被贬为婺州长史。不久,他又被召回擢升为春官郎中知制诰。

长安二年的某个时期,再次迁至凤阁舍人,并兼修国史。此时,有司正议税关市,但主张对行人也征税。崔融认为这会导致民众过度负担和骚乱,因此上书反对,只要商贾则征税,不要征收行人的费用。这一建议得到了武则天的支持。

随后,崔融曾多次更换职位,最终因为屈服于宠臣而遭到贬黜。但最终因参与编纂《则天实录》而受到重用,在神龙二年的某一年被赠给清河县子之号,并追谥卫州刺史,以其文学之才和政治上的忠诚得到人们的尊敬。

作为一名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人物,崔融留下了许多著名作品,其中包括《拟古》、《从军行》、《留别杜审言并呈洛中旧游》,这些作品展现了他的深厚文化底蕴和高超艺术造诣。他的一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