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年间,徐州府北微山湖西面,有一座高楼庄,这里的居民都住在平房中,只有高家大院是楼房。高家是当地的巨富,他们不仅财雄势大,而且女性也擅长讹诈人。这时,一位石匠来到了高家大院,他围绕着那座豪宅,用山东口音喊道:“碫天碫地,琢耳坠子哩!”他的声音传到后院,一位二十几岁的女性走了出来,她就是金不换,因为她尖刻刻薄又聪明过人。
这位女性对石匠说:“你既然能碫天碫地,我这里有一副磨盘,你能不能把它磨得光亮如镜?”她的目的是想讹这个年轻的石匠。她用手指在地上画了一个圆圈表示磨盘形状,并问:“看你能做得到吗?”
石匠听出这位女性的话语中带有挑衅之意,他决定小心应对。他回答说:“你拿块砖头垫起来,我就能完成任务。”他故意给她出了难题,让她无法理解如何用砖头垫起磨盘。female被他的智慧所打动,便领他进入磨房去实践。
在磨房里,石匠仔细观察了一番,这个磨盘确实很大,但价值却不值钱。他要求一吊钱,但是女主人只愿意支付二百五十个铜钱。stone师傅虽然知道这笔钱不足以覆盖他的劳务费,但为了保持尊严和原则,不同意接受更少的报酬。
就在此时,stone师傅提出一个计策:他将两只麻鞋放在菜盒里,再搭上一根锤子,说这是店主娘子的餐点,这样一来,无论对方是否接受,也可以维护自己的尊严。如果对方不同意,那么按照行规,由自己使用锤子击打自己的脚底,以示抗议。
这一招十分有效,没有多久,财主娘子便带着装有锤子的托盘出现,对stone师傅下拜,并请他准备迎接祖师爷。而后,她不得不陪同stone师傅饮酒,并且坐在他的旁边。这场风波最终使得金不换明白了不要再试图骗人,而从此以后,她也不再欺负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