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年间,徐州府北微山湖西面,有个高楼庄,这家姓高,是有钱有势的财主。有一天,高楼庄来了个石匠,他绕着高家大楼亮开山东口音喊:“碫天碫地,琢耳坠子哩!”吆喝声传到后院,一位二十来岁女性出门一看,她是财主的小妻子,绰号叫“金不换”。她对人尖刻刻薄,又懂行话术语,最喜欢耍弄手艺人。
这女性心里明白:石匠说的天地是指的一副磨。上磨为天,下磨为地。她用手指在地上画了个磨圆圈:“看你能的!我家这一副磨你能碫吗?”石匠知道这个女性是老手,她在有意难为我呢?我得小心对付。他说:“你拿块砖头,把磨垫起来,我就能碫!”他也在给她出难题哩。
石匠带着锤把和麻鞋进入了磨房,对着女主人说:“您看着怎么样?”女性便领他去试炼。那日晌午开饭时,佣人送来盐豆、辣椒和干烙馍。石匠脱下麻鞋,用锤把横放于盒盘上,说:“端给您店主娘子,她看了就明白了!”那女人脸色铁青,但被他的智慧所打动。
第三天完成工作,那女人拿二百五十个铜钱给他。但石匠坚持要一吊钱,并要求在她的门前两旁凿上字样,以示纪念。这场智斗最终让女性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错误,从此再也不敢轻视任何一个普通的手工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