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字的历史资料吴孟举遇仙之奇缘

在清朝乾隆年间,浙江石门县洲泉人吴孟举,以其良田千亩和内阁中书的职位,在社会上享有盛名。然而,他对长生不老的仙术充满了渴望。据说,每年的四月初八,是“神仙节”,天上的神仙会下凡一游。吴孟举决心亲自去苏州寻找这份奇遇。

当年的四月初八,吴孟举带着四个亲兵来到苏州。他不仅没有打红伞,也没有坐蓝轿,只是兴冲冲地与百姓们一起庆祝这个神奇的日子。在热闹非凡的街道上,人们摆摊卖货、表演杂技、唱歌跳舞,而吴孟举则专注于观察周围的人群,希望能找到超凡脱俗的人物。

他走过街巷,不经意间来到八里桥,那里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叫化子吸引了他的注意。这名叫化子手持破竹拐杖,嘴里衔着一枚铜钿,一边呼气发出“嘘、嘘”声。吴孟舉被这景象所吸引,他眼睛紧盯着叫化子,然后突然想起了一句古诗:“口衔铜钿,两口相叠,叠口吕也。”他推断出这个叫化子的身份,并向他作了一揖。

惊讶之下,小叫化子问道:“你怎么知道我是吕仙?” 吴孟舉解释说:“因为你嘴里的铜钿就是证明。” 吕仙微笑着写下一首诗给吴孟舉:

我在苏州几十年,无人知我是神仙,

唯有洲泉吴孟举,知我是仙非我缘,

神州仙界爱清贫,切莫贪图官和钱。

随后小叫化子的身影消失无踪,但留下的诗句深深触动了吴孟舉的心灵。他意识到自己虽然拥有财富和权势,却忽视了追求精神境界的重要性,因此决定辞去官职,将家产分赠乡亲,为自己创造一个更简单而宁静的生活环境。在晚年,他著书立说,与世隔绝,最终逝世并葬于马坷头。据传,其墓中并无任何珍贵遗物,这也佐证了他晚年的确实选择了清贫之路。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