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4世纪初,罗马帝国东部各教会纪念耶稣降生和受洗的双重节日,即“主显节”Epiphany,也称为“显现节”,上帝通过耶稣向世人显示自己。当时只有耶路撒冷的教会例外,那里只纪念耶稣的诞生而不纪念耶稣的受洗。
经过研究,一般认为12月25日伴为圣诞节可能开始于公元336年的罗马教会。约在公元375年传到小亚细亚的安提阿,公元430年传到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耶路撒冷的教会接受得最晚,而亚美尼亚的教会则仍然坚持1月6日主显节是耶稣的诞辰。12月25日原来是波斯太阳神密特拉的诞辰,是一 个异族风俗,与罗马国教众神之一相似。可能由于这个原因,罗马教会才选择这天作为圣诞节。这是教会初期力图把异族风俗习惯教化的一种措施之一。
后来,虽然大多数教会都接受12月25日为圣诞节,但又因为各地使用不同历书,所以具体日期不能统一,因此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为圣诞节節期,每个地方可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在这段節期内庆祝聖誕節。
自从12月25日被大多数教會公認為聖誕節後,那原本於1月6日の主顯節就只紀念 耶穌受洗了,但天主教會又將1月6日に定為「三王來朝節」,以紀念 耶穌出生的時候東方三王(即三位博士)來朝拜的事蹟。而隨著基督宗 教傳播至世界各地,聖誕節已成為所有信徒以及非信徒群眾的一個重要慶祝活動。在西方許多國家裡,這個慶祝活動之熱鬧與隆重甚至超過了新年,並成為一個全民共同慶祝的大型盛事。
然而,不同文化和国家对圣誕节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庆祝方式。在一些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地区,这是一个家庭聚集、互赠礼物、用餐并观看电视特别番組或电影的地方。而在其他国家,比如意大利、日本等,则有着自己的独特习俗,比如意大利人的枫叶蛋糕、日本人的红豆饼等。
此外,在一些基督宗 教以外的人们中间,有些人也参与了庆祝活动,以表达对温暖与团结精神的心情。不过,无论人们如何庆祝这一天,其核心意义——希望与爱心——都是跨越文化边界且永恒不变的一个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