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殷(545-561年),字正道,小名道人,出生于河北景县渤海蓨县。他的父亲是北齐第二任皇帝文宣帝高洋,他的母亲是昭信皇后李祖娥。高殷聪慧夙成,宽厚仁智,被尊称为“闵悼皇帝”、“恭宗”。
早年生活
天保元年(550年),六岁的高殷被立为皇太子。他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了敏捷的思维和深厚的学问。在一次学习《孝经》时,他指出了一个注释上的错误,这一举动赢得了老师们的赞赏。
即位与统治
天保十年(559年),当时仅有十四岁的高殷继承了父王文宣帝之位,大赦天下,并辅以杨愔、燕子献等大臣,以期稳固政权。他励精图治,对民生极为关心,整顿吏治,减轻徭役,停止宫舍建设,使得北齐国势略有好转。
篡位与死亡
然而,由于杨愔等人的背叛和权力斗争,以及亲王们对权力的觊觎,最终导致了高殷被废黜。他被迫退居别宫,在那里遭到了孝昭帝、高演的手刃。最后,他被安葬于武宁陵,其谥号为闵悼皇帝,其庙号为恭宗。
人物评价
历史上对于高殷的人物评价并不一致,有人认为他是一代明君,有能力改革国家,但也有人认为他缺乏实际政治经验,不足以应对内外诸多挑战。在不同的史料中,对他的描述也不尽相同,但无疑,他作为北齐的一代青年君主,在短暂的统治期间留下了一些可贵的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