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事件反复探究明朝夺门之变背后的深层原因

王振的家人遭受了怎样的命运?据说,在朱祁钰监国期间,百官一致要求诛灭王振族人,朱祁钰顺从了他们的意愿。因此,王振的家族应该是全员覆灭。

仪铭是明朝永乐年间的一位大儒,他曾是朱瞻基(宣宗)的老师。他父亲仪智在永乐十九年去世后,仪铭被授予礼科给事中的职位。在这个职位上他工作了很久,一直到宣德九年,他完成了他的任期。于是,宣宗皇帝提拔他为修撰,并让他参与修撰《宣宗实录》。不过,他刚开始修订第一卷书,就因升迁而中断。他的父亲则被提升为侍讲,并后来成为郕王朱祁钰的长史。

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剌部队入侵明朝腹地。当时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鼓励下决定亲征,让自己的弟弟郕王负责监国,但这导致土木堡之变发生,不仅损失了大量士兵,还有英宗本人成了俘虏。瓦剌军队继续逼近北京城,使得文武百官都感到震惊。大臣们准备逃往南京,将孩子们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而孙太后则主动出面,将国政交给郕王,并重新任用谦等主战派大臣。

尽管王振已经死于土木堡之战,但文武百官仍然对其怀恨不减。一次,当朱祁钰前往午门视朝时,大量文武官员拥挤过来,大声呼喊要诛杀王振及其家族。这时候,从人群中挤出的儀銘跪下,对着太子如实陈述众人的心愿,即使虽然已死但因为其罪行必需将其家族全部除掉。当时还很年轻的朱祁钰只能照办,以此平息了群情激昂的情绪。

继承皇位后的朱祁钰极力支持由於謙等主战派的大臣,而由于当初曾经作为自己的长史尽忠尽职,被提拔为礼部右侍郎,然后又兼任经筵官、南京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兼詹事等高级职务。在代宗朝时期,儀銘一直受到尊重和宠爱,为老百姓谋福利去世后,被追赠谥号“忠襄”。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