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故事反复探究明朝夺门之变的深层原因

王振的家人遭遇了什么样的命运?据说,在朱祁钰监国期间,百官一致要求诛灭王振族人,朱祁钰顺从了他们的意愿。因此,王振的家族应该是全员覆灭。

仪铭是明朝永乐年间的一位大儒,他曾是朱瞻基(宣宗)的老师。他父亲仪智在永乐十九年去世后,仪铭被授予礼科给事中的职位。在这个职位上他工作了很久,一直到宣德九年。当时宣宗皇帝朱瞻基因为念及他先前教导自己的恩情,便提拔仪铭为修撰。随后,他参与编写《宣宗实录》,并且就在这本书完成一卷之后,就被升迁为侍讲。他的父亲则被改任为郕王朱祁钰的长史。

正统十四年,当蒙古瓦剌部队入侵明朝时,明英宗皇帝朱祁镇在宦官王振怂恿下决定亲征,并让他的弟弟郕王朱祁钰负责监国。这次行动最终导致土木堡之变,不仅失去了大量士兵,还使得英宗成为俘虏。瓦剌军队继续逼近北京城,而消息传来时,全朝文武震惊,大量富户准备转移财产,大臣也将儿女送往南京。

孙太后为了稳定局势,将明英宗的长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同时留下郕王处理国家事务,并重新任用主战派大臣如谦等。在这样的紧张情况下,即便已死于土木堡之战的宦官王振,也无法逃脱文武百官痛恨。

有一次,当朱祁钰前往午门视朝时,大批文武官员拥挤而来,他们七嘴八舌地呼喊着要诛杀所有与宦官有关的人物和他们的家属,这些声音非常吵闹,使得当时还比较年轻的小皇帝难以辨别他们所说的内容。这时候,从人群中努力挤出来的是仪铭,他跪倒在小皇帝面前,用真诚的话语表达了百官的心声:尽管宦官已经死亡,但由于其死有余辜,其家人同样应当受到惩罚。

当时,小皇帝只好照办,以平息群众的情绪。而继承宝座后的小皇帝十分重视仪铭对抗战争派的大力支持,因此提升他担任礼部右侍郎、经筵官等职务。此外,他还担任过南京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兼詹事等高级职务。在代宗朝末期,由于他的忠诚和勤勉服务人民,最终获得追赠谥号“忠襄”。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