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上将白起攻打韩国,占领野王(今河南沁阳),切断了上党郡与韩都的联系,使上党处于危境。上党将领不愿意投降秦国,便通过使者带着地图献给赵国。赵孝成王派部队接收了上党,但两年后秦国又派王龁围攻上党。
赵孝成王得知消息,即时命廉颇率二十多万大军前往救援,上党已被秦军占据。廉颇守住阵地,修筑碉堡、深挖壕沟,与远来的秦军僵持,以待作战机会。
尽管王龁几次挑战,但廉颇坚决不出击,只好回报秦昭襄王说:“廉颇经验丰富,不易交手。我军远征,持久下去恐怕粮草难以供给。”
范雎提出要先让赵括调去取代廉颇,这样才能打败赵国。秦昭襄王采纳计策,让范雎安排事宜。
几个日子后,赵孝成王听信左右人士议论,说:“秦国害怕的是年轻力强的赵括,而不是廉颇;如果把握机会就快投降啦!”他们指的是名将赵奢之子——谈兵如流行的人物——赵括。
当时他只懂得理论,却不知道临场应变能力不足。他自认为无敌于天下,即使父亲也不在他眼里。当听到这番话,他兴奋异常,被封为上将,并接替了廉颷。
蔺相如劝阻说:“他只会看书,不会实际操作,不可以上任。”但他的忠言未被接受。而且,他母亲也向朝廷提出了反对意见,她曾经听过父亲临终前的叮嘱不要让儿子当高级官员,因为他把战争视作玩笑,将来若是用他为主帅,那么整个国家就会失陷。但是她的话未能动摇君心。
260年春,当有四十万车辆浩浩荡荡到达长平,请示并移交兵符给老谋深算的廉额,然后返回邯郸。然而,这位新晋大将却完全破坏了原有的规则和命令,一声令下,要迎头痛击任何进犯的敌人,无论如何都不留活口。这一计策正中埋伏点,是由范雎精心设计好的间谍计划之一。他知道自己的计策成功,就秘密指挥白起成为大将军,前往指挥战役。在长平布置完毕后,再次发动攻击引诱四十万大队追逐至预设位置,然后再次割断其退路,同时以五千骑兵直接冲击营寨,把整个大队分割开来。直到最后,在重重包围下,他们连续不断地求饶,最终全数覆没,只因为纸面上的雄文不能抵御现实中的战斗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