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年前,日本的裕仁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惨无人道的侵略战争持续了15年,念完诏书不过5分钟,日本欠世界的道歉,69年了,却越发遥遥无期。
在600余字的《终战诏书》中,并没有“投降”二字。正是战败时留下的这个“心眼”,使得今天的日本政府仍有理由称呼这一天为“终战日”。然而,无论是日本人还是愤怒的亚洲人民,心里其实很清楚,有一个槛一直没有过去。
1、日本人的记忆是空白吗?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注意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战后德国的工业家和金融家的履历表中,总会对战争时期的经历毫无隐瞒,不管是曾参加战役还是做过俘虏,都一一列出。但是在日本人的履历中,从1937年到1945年之间永远都是留白,“好像这段日子不曾存在”。
2、日本军官不能佩剑投降
日本人一手持菊,一手握刀的形象,经过美国学者的分析,早已深入人心。
二战时,人称“蛮牛哈尔西”的美国海军五星上将哈尔西,在其传记中有一段很有趣的记忆。日本投降时,麦克阿瑟决定让日本军官保留佩剑,因为美国南北战争结束时,格兰特将军对战败的罗伯特李就曾以此相待。
结果,一向直来直去的人说:“那是因为格兰特对手是一群绅士”。据他回忆,他听完后焦躁地走来走去,只好承认“你说得对你说得对”,于是把日军军官的大剑都没收了。
让心里永远有刀的人,用真正的大剑,这确实危险的事实是不给他们大剑,他们却随时寻找武器。今年7月1日,加强自卫队成立60周年后,加强会议通过决议解禁集体自卫权。
而正是在每年的远洋航海前,比如当他们身穿集体参拜靖国神社,那种保护自己国家的心情,就显而易见。这就是所谓用“菊”掩盖,但刀尖难以遮掩。
安倍晋三首相去了澳大利亚找朋友,而不是他的老伙伴们。他选择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献花,对那些被杀害或牺牲于祖国之名的人表示感谢并且尊敬。他指出,没有这些愿意为祖国牺牲生命的人们,我们现在就不会有今天的情况。
这是事实,也许安倍讲的是正确的话。但这些冲锋陷阵、为了国家奋斗到底的一代,现在必须面临作为失败者国家历史的问题。而那些未能佩带武器进入敌方营地投降的人,也从未获得资格拥有这样一种身份,他们目前在靖国神社进行仪式中的同类政客与领导人物,则继续着歌颂战争和征服胜利的声音。
明年的70周年纪念即将到来,是不是已经到了需要重新审视和反思过去行为的时候?希望等待答案不会再次延迟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