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武,襄阳人,1961年6月出生,是中国书协会员、湖北省书协理事及湖北省襄阳市书协成员,他还担任全国公安书协会员和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刘洪彪书法高研班2014级班委的职务。现他在湖北省襄阳市公安局襄城分局工作。
他的作品曾入展多次国内外重要书法展,如全国第三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等,并获得了“中国兰亭奖”优秀奖、“卫士之光”银奖和“公务员大赛”银奖。他的一些作品被收藏于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和湖北省博物馆,并在日本、韩国、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展示。此外,他还被评为“孟浩然文艺创作金奖”,并获得了“隆中文化名家”的称号。
对于马武这样的学者,我视之为朋友与同道相处。我并不需要给他讲述基本技巧或创作方式,而更多的是共同探讨当代書家的综合素养、高瞻远瞩的视野以及艺术通感与想象力的培育问题。在近期的交流中,我发现马武变得更加平静,举止更文雅,笔墨也更加松驰且精致。他似乎已经步向宋人傅察所说的那种悠然自得的境界,这正是我追求的,也是我对学者的期待。
我认为書法不仅仅是写字,它是一种表达内容、意境与时空要素综合理解的艺术形式。而写字,只是记载或表达人的情感,不一定需要表现情感。書寫與寫字常常被混淆,這也是一些江湖人士误導民眾的一種手段。為了表達書者情感,需要大量知識儲備和長期臨古訓練。如果沒有這漫長過程,就會對中國文化瑰寶表示輕視。
我認為不能忽視對漢字敬畏的心態。漢字起源於智慧結晶,是中华民族創造出的獨特藝術形式。雖然先賢們創造漢字時並未刻意追求抒情性,但隨著歷史發展,人们在記事上的基本功上探索發現並推崇了漢字書法藝術,使其成為我們民族大團結、大繁榮根基之一。
臨摹碑帖是學習古人的技巧與理解過程,也是向古人學習的手段。我相信只有經過嚴肅临摹才能掌握古人的技巧,並站在他們肩膀上去取精用宏,以光耀我們書法藝術。此路漫漫,更是一個繼承與發揚過程。(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