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梅清以画黄山而闻名,他的作品深刻地捕捉到了黄山的精神。他和石涛、弘仁一起,被誉为“黄山画派”的重要人物。现代艺术家贺天健在他的文章《黄山派和黄山》中这样评价:“石涛得到了黄山的灵魂,梅瞿山得到了它的影子,而渐江(弘仁)则得到了它的本质。”
梅清原名渊公,号称瞿山,是安徽宣城人。他出生于明朝熹宗天启三年(1623年),去世于清朝圣祖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顺治十一年(1654年)他成为举人,与石涛有着良好的交往,他们互相学习和讨论绘画技巧。石涛早期的作品对他产生了影响,而他晚年的作品也受到了石涛风格的一定影响,因此两人都被尊称为“黄山派”中的巨匠。
除了绘画,梅清还擅长诗歌和书法,并著有《天延阁集》、《瞿山诗略》,还有《黄山市游记》的系列画作。
他的艺术风格特点是擅长绘制大自然中的松树、岩石,以及尤其擅长描绘黃山市景,以气势磅礴取胜,笔触流畅豪放,用墨色丰富多彩,有别于新安派较为生硬简约的风格。他的许多作品展现了独特创造力,他常自称自己学的是元代,但又带有一定的个人特色。在表现高峦峻岭云烟变化以及古松苍劲方面,他具有很高的地位。曾经使用卷云皴法来营造一种空旷广阔的情感氛围。
据说72岁时他所作的一幅《高峰流水图》,现在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作品展现了一种强烈的手法运笔以及浓厚且丰富的大墨色,同时也融入了许多与之类似的意境元素。他的其他一些著名作品,如《宣城二十四景图册》,据说是他一生最珍视的一个项目。而对于那些描绘梅花的小品来说,其效果则更加精致细腻,它们充满了烟雾缭绕与落叶纷飞的情调。
目前市场上收藏者对于这类关于黃山市景色的美术品非常看重,对于真伪难辨,这些品相不同的艺术品价格差异极大,有时甚至可以达到20倍以上,这说明区分真假及其价值评估并不容易。此外,由于收藏者的需求变化,市场价格也有所波动,在1990年代以前这些美术品可能会更贵,而之后则可能稍微降低一点。但无论如何,都需要考虑到每一件艺术品独特性以及它们背后的故事才能够真正把握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