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萧长华(1878-1967)在中国戏曲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艺名宝铭、号和庄,原籍江西新建,祖辈客籍江苏扬州,是北京梨园世家的后裔。父亲永康,以艺名镇奎闻名于世,与程长庚、卢胜奎等同台竞技,是当时京剧丑角界的一颗璀璨星。
萧长华自幼受到艺术熏陶,从小就表现出对戏曲艺术的浓厚兴趣。在9岁那年,他入读了北京琉璃厂东门百花园青云书屋接受文化教育。11岁时,他与兄长荣一起投师菊坛名宿徐文波(承瀚)门下,这标志着他正式步入京剧世界。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萧长华先后师从周长山、曹文奎、周长顺、裕云鹏学习老生老旦及文丑,并且逐渐展现出了他独特的才華。他不仅擅長於演绎老生角色,更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传统戏曲深厚的理解,在丑行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萧长华与谭鑫培、王楞仙、何桂山等多位京剧大师并肩作战,他们共同创造了一系列经典作品,如《群英会》中的蒋干、《审头刺汤》中的汤勤、《法门寺》中的贾桂等角色,让观众们为之倾心。这不仅展现了他精湛的手法,也体现了他对戏曲艺术传承与创新的大度。
除了舞台上的卓越表现,萧 长 华 还是一位杰出的戏曲教育家。他热心于识拔爱惜人才,对待学生严格认真,以身作则,不仅教会他们如何表演,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坚持正直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人品境界。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年代中,萧 长 华 出任中国戏曲学校校领导职务,为推动戏曲改革工作而努力。他主张革新创作,同时保留优秀传统,使得京剧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在他的带领下,一批又一批有才华的人物涌现出来,他们继承并发扬了萧 长 华 的遗产,为 京 剧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至今为止,被誉为“三大士”之一的萧 长 华 留给我们的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力量的声音,以及无尽感激的心情。他用自己的生活实践证明,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追求,就能超越时代,将自己的理想转化为行动,从而影响着无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