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喊舍:后辽的最后一位君主,契丹人的杰出领袖。1176年至1220年间,他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随着金国和蒙古帝国的强大攻势,后辽民族被迫东迁,穿越鸭绿江,最终抵达高丽西京平壤,再次渡过大同江。这段艰难历程见证了耶律喊舍坚韧不拔的意志。
1217年,一场权力斗争爆发了。当时的统治者耶律统古遇害,由自封为“大辽收国王”的耶律金山掌控政权。然而,这个短暂的局面很快就被另一个自立为王的人——耶律喊舍所打破。他不仅铲除了竞争对手,还顺利地成为后辽的新任君主。
然而,此后的岁月并非太平。1218年,一位名叫耶律留哥的人归附蒙古,并带来了一支庞大的军队,与高丽联手围攻耶律喊舍。此战中,高丽派出的四万名士兵与蒙古、契丹联合军相结合,对抗着弱小但依然顽强抵抗的小规模后辽军队。在这场激烈冲突中,被压制在墙角的是我们的英雄,他最终于1220年的春天(或是前一年)宣告失败,而他的国家也随之灭亡。蒙古将败北而来的民众迁往西楼,那里成为了他们新的生活空间。
尽管时间有限,但他在位期间——从1218到1220年的短暂光芒,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对于自由和独立奋斗的一生。而他的故事,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段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