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担任副教授的赵瑞,身着白色文化衫和蓝灰色牛仔裤,眼镜后方是一双不大却充满光芒的眼睛。他是天问一号探测器相关研制工作的重要参与者,为其在地球搭建了一个火星大气“演练场”。记者采访时,他留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安静、斯文。
当天问一号成功着陆于火星的大地上,赵瑞的心中那块“大石头”终于落下。5月15日7时18分,这个中国人造物体勇敢地踏上了陨星之旅,从此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为了这个历史性的瞬间,无数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奋力攻关,而赵瑞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利用自主研发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仿真软件,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部门提供了精确参数,以帮助设计出能够抵御九分钟恐怖过程的探测器结构。
这段时间里,赵瑞与团队成员们几乎每晚都回到家之后才有时间休息,他们整日泡在实验室里,用几千行代码编写仿真软件,每一次错误都要重新校核。这项任务对他们来说简直如同登山而非攀岩,但他们坚持不懈,最终成功创建了一款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适合多类大气再入的通用气动分析软件。
对于较真的习惯,对别人的要求严格,对自己的标准更高,这也是赵瑞的一贯作风。在他看来,只有不断挑剔和改进才能达到完美。他的这种态度曾让其他单位在评审过程中遭遇质疑,但只要问题得到解答,他就会给予认可,让它们“过关”。
除了科研事业之外,赵瑞还是一个家庭男孩。他爱人也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工作,他们共同分享报国的情怀和兴趣爱好。两人都会把任何任务当成家庭的一个大工程,并得到彼此以及父母的大力支持。而他的儿子,即6岁的小小航天梦想家,也会骄傲地说:“我的爸爸是设计飞船的。”这样的幸福感让赵瑞心满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