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从彦,字仲素,世称豫章先生。出生于宋朝的南剑州剑浦罗源里(今福建省南平市东坑村),生活在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他自幼好学,对杨时所传河南程氏学有极大向往。在1100年,他徒步前往萧山拜会杨时,并得以师事他。1112年后,罗从彦又回到萧山继续学习,这段时间对他的思想和学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1130年中进士之后,罗从彦历任博罗县主簿四年,以倡导“王道”治国理念著称。他还创建钓鳌书院并设立渡口、学田,以资助生员。此外,他入隐于罗浮山一图,在那里研究经典,与杨时的“致知必先格物”说相结合,为宋代哲学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认识论上,罗从彦提出“天地之先也,理”,认为静中观理是理解宇宙万物的关键。在伦理思想方面,他强调仁政与法治的统一,并提倡君子待人以诚信。对于儒家文化,他批评后来的儒者过分重视仕途而忽略了忠义之心。
尽管生活贫困,但罗从彦坚持苦读,一生笃志求道。他认为书籍比金钱更为宝贵,即使身处困境,也不愿放弃学习。他的这一精神被后人赞誉为一种高尚的人格特质。
1135年逝世后,由于缺乏资金,其遗体长期未能得到妥善安葬,只是在族人的努力下才得以归葬。而直到1247年被赐谥文质,并最终在1614年的明朝赐祀孔庙,这位宋朝名士留下的影响力和价值得到了官方认可。